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东介绍班轮化运行模式。
10月28日,深秋的海口依然有些炎热,新海港上停泊着一艘艘万吨船舶,轮渡上游客和车辆进出有序,明媚的阳光倾泻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风景宜人。
如今,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已从原来的“轮班化”到现在的“班轮化” ,虽只一字颠倒,但对于港口运营的改变却是天翻地覆的。
“三定”目标 定住了旅客的心
来自广西钦州的徐女士从前没有选择过坐轮渡入琼的出行方式,“听说在船下要等,上了船又要等,没有一个具体的到达时间,实在是不方便。”在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班轮化”运营实施后,徐女士表示以后会选择坐轮船往返广西和海口,“以前赶飞机在路上就需要花一整天的时间,但是坐轮渡的话半天基本上就够了。” 旅客、司机在出行时能够自由选择出发时间、出发及到达港区和所乘船舶,极大缩短了过海所需时间,人民群众出行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目前,琼州海峡徐闻与海口间(不含铁路轮渡航线)班轮化航线共有四条,各占25%的数量,“海口秀英港——海安港”“海口秀英港——海安新港”航线距离约18海里,每个航次约90分钟。“海口新海港——海安港”“海口新海港——海安新港”航线距离约24海里,每个航次约120分钟。旅客平均过海时间将较2018年缩短30分钟。根据客流变化实际情况,班轮化运营实行淡季、旺季和超旺季排班,淡季一般为5月至11月,旺季一般为12月至次年4月,超旺季为春运高峰期(约为正月初四至初九)。
据海安新港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9月1日起琼州海峡推行客滚轮渡班轮化运营模式以来,共发出航班1478次(含危险品),准点率为98.7%,司机满意率为98.9%,旅客满意率为99.1%,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1.1%、12.3%、18.4%。
综合评分排名制度倒逼企业良性发展
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刘将铭介绍,珠航局组织专家对49艘客滚运输船舶的安全和服务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并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序,组织企业选定了班轮化的相应班期。港航企业为了争取选择班期的优先权,对提升船舶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此外,乘客也可以在对所乘航班进行打分,促进了港口企业调度工作的改善,为琼州海峡两岸相关航运企业提供了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据考评专家和工作人员反映,所有船舶在卫生条件、服务质量、安全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极大地提升了旅客和车辆过海体验的舒适度。
港口生产作业方面,计划性在逐步增强。通过“沙盘推演”,将24小时的港口作业模型基本确定,时间、船舶、泊位、港池、航道、锚地、作业场地等提前做好计划,使得港口生产更加有序。
此外,船舶的作业时间也更加规律,“紫荆二十二号”船长陈安和说,以前船员的工作时间不稳定,要时刻待命,经常出现船员站着就能睡着的现象,如今船舶的运营时间比较固定,方便了船舶的日常维护、保养,船员的培训学习、应急演练。船员的作息得到了保障,有效促进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联网售票 真正实现“手指一点,轻松购票”
为配合班轮化运营工作的顺利实施,港航企业共同研发了“琼州海峡联网售票服务信息系统”,方便旅客购票出行。目前,其微信公众号已实现琼州海峡广东、广西、海南相关港区的统一售票(除铁路轮渡航线外)、退票、改签、订单查询、常用联系人设置等功能使用。司机旅客可通过关注“琼州海峡轮渡管家”微信公众号,自行选择合适的港口、班期、船舶,提前预约购买往返船票,轻松规划过海行程。
后续,该系统还将增加网站、App终端系统等不同形式的售票端口,提升过海旅客、司机购票体验。
自2019年9月1日《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班轮化运营实施方案(试行)》施行以来,截至10月28日,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共执行班期7359班次,运送旅客174.3万人次、运送车辆40.6万台次,同比分别增长10.7%,1.2%,3.5%。
在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和港航企业的努力推进下,未来各部门还将不断配合完善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徐闻港、南山港的配套基础设施,强化监管和执法,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民生大通道。(杨若澜)
10月28日晚,客滚船到达徐闻海安港,货车有序驶离。
正在建设中的徐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