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宾:珠江航务管理局云贵办事处副主任 李万松
主持人:罗春艳
【主持人】 2014-09-02 09:00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我们知道,红水河上的龙滩水电枢纽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1年7月开工建设,2006年11月下闸蓄水,2009年12月全部机组建成发电。由于没有考虑施工期通航方案,项目开工即造成航道断航;后期又由于枢纽二期正常蓄水位方案一直不能确定,也成为通航设施未能建设的原由之一。截至目前,红水河已断航整整39年。
为推进龙滩翻坝运输工程尽快实施,促进红水河早日复航,近日,我局云贵办、广西办组织开展了红水河龙滩翻坝运输调研工作,与贵州、广西两省区的交通、港航管理部门以及运输企业进行充分交流,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今天,我们邀请了云贵办事处副主任李万松,与我们就龙滩翻坝运输工程进行交流。
李主任,您好!
【李万松】 2014-09-02 09:02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 2014-09-02 09:02
李主任,有媒体曾说,“翻坝”是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有河就应该可以行船,为什么还要翻坝?翻坝运输到底有什么作用?
【李万松】 2014-09-02 09:03
如果船舶能在江河上畅通无阻航行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许多河流在修建水电枢纽时,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形成了碍航闸坝;有的虽然建了通航设施,但其通过能力满足不了水路运输的需求。大家知道,河流是大自然造就给我们的天然优良资源,具有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多种功能,对航运功能起而不用其实就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当然,发展航运也是建设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
而翻坝运输系统可以作为枢纽闸坝通航设施缺失的替代,和通航设施运能不足的补充,三峡水电站船闸和翻坝系统已同时运行多年,有效地解决了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乌江构皮滩水电站正在同时建设通航设施和翻坝工程,也是为了扩大运输能力。目前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尚未开建,先建成的翻坝工程将具备两大功能,一是尽快推进红水河复航,形成常态化运输,培育红水河水运市场发展;二是今后建成了龙滩通航设施后翻坝系统仍可持续发挥作用,即可补充通航设施运能不足,也利于河池附近区域物资水陆联运。
【主持人】 2014-09-02 09:06
红水河为什么要启动翻坝运输呢?
【李万松】 2014-09-02 09:06
这要从龙滩水电枢纽说起,我先介绍一下龙滩水电枢纽的概况。
龙滩水电站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01年动工兴建,一期工程 3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装机420万千瓦,已于2009年建成,设计水头171米,正常蓄水位375米,死水位330米。二期工程原定400米正常蓄水位高程,后因淹没损失较大,业主委托设计单位重新比选了385、390、395、400四个水位标高,尚未最终确定建设方案。目前大坝按400米方案一次建成,电站按400米方案增加了两台机组,总装机达到630万千瓦。
在通航设施方面,龙滩通航设施设计为2级垂直升船机加中间渠道的通航方式,一期250吨级未建,二期500吨级升船机还没完成设计。目前,水电站通航设施除建设了坝上游引航道的4个靠船墩和升船机位置的挡水大坝建设至375米高程外,其余通航设施均未建设。
目前,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迟迟不能确定。即便立即开工建设,在2020年前也难以建成投入使用的。而上游的老百姓已经等不起。在通航设施建成遥遥无期的状况下,要尽快实现红水河复航,只能另谋出路。翻坝,只是无奈的选择!
【主持人】 2014-09-02 09:08
红水河翻坝工作是否有政策支持?
【李万松】 2014-09-02 09:08
2011年国发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和2012年国发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都明确提出加快红水河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建设,打通西南地区连接珠三角水运出海通道。2014年国函〔2014〕87号“国务院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中,要求着力打造综合交通大通道,努力把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红水河作为经济带上延西南地区的纽带,是必须加快打通的运输大通道。龙滩翻坝工程已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项目。
贵州省更是将红水河航道规划为南下珠江水运主通道,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管理维护保障、政策措施倾斜等多方面都有实质性突破。并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与红水河高等级航道紧密连接形成综合交通体系,依托红水河进行沿江产业规划布局,打造水运经济走廊。
珠江航务管理局和有关部门、企业都一直在积极推进红水河复航工作,通过在龙滩水电站翻坝运输来衔接上下游共700多公里航道。2010年我局曾组织了红水河复航试运,通过翻坝运输系统,将1000吨煤炭从百层港船运到龙滩下游的来宾。
【主持人】 2014-09-02 09:12
翻坝运输的市场大不大?
【李万松】 2014-09-02 09:12
2010年我局曾组织推进红水河复航试运,试验结果是成本较高,难以进行常态化运行。这是由于当时煤炭的市场价格、龙滩没有翻坝设施以及上下游船舶也少和小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随着煤炭市场行情变化、红水河航运条件进一步改善和上下游船舶运输发展,航运企业重新提出在龙滩开展翻坝运输。与以前试运行不同的是,这次由运输企业自己提出并组织,是运输市场行为所驱动。经了解,白层港务公司和红水河航运公司联合组织红水河煤炭运输,与合山电厂达成了每月供货1万吨的煤炭运输协议。由白层港公司组织货源,通过汽车运输到白层港装船,船运至龙滩起岸,装车陆运至麻村;红水河公司在麻村用船舶接运,将连续通过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水电站通航设施。证明还是有市场的,并且正常运行之后的市场会越来越大。
龙滩翻坝运输由过去政府部门组织转变到当前企业自主探索运行,这种转变对红水河复航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部门更应该趁机加入进来,帮助企业推动这项工程,培育市场。我们建议在龙滩坝上林佑作业区后方规划建设煤炭交易市场和物流中心,可缓冲上下游货物运输对接矛盾,有利于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和规模效应。
【主持人】 2014-09-02 09:16
翻坝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李万松】 2014-09-02 09:16
龙滩翻坝工程由广西西江投资集团为主开展前期工作,目前工可研报告已审查,初步设计也即将完成;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建设上游林佑散货和滚装泊位共4个,下游麻村多功能泊位1个,都安3个散货泊位,估算总投资6.9亿元,施工期2年;建成后可提供180万吨/年翻坝运输能力。
目前,贵州和广西两省区正加快推进该项目各项工作,力争在今年底开工建设。
【主持人】 2014-09-02 09:17
听说你们最近联合局广西办到红水河又开展了一次专项调研,发现什么问题吗?
【李万松】 2014-09-02 09:17
这次我们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正在实施的翻坝工程项目,对于取得的可喜成绩和效果,我们都非常振奋。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与相关单位交换了意见。
我们认为,正在开展初步设计的翻坝工程项目中,码头选点和公路线路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上游的麻村作业区靠龙滩大坝太近。仅4公里距离受电站下泄不稳定流影响大;而且该点河面较窄不足100米,不利于船舶装卸作业和调头回转,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外,麻村下游8公里处有天峨县城饮用水取水口,在麻村码头进行以煤炭为主的货物装卸作业,存在较大的水环境风险因素。
二是下游的都安红渡作业区距龙滩较远。公路里程240余公里,这样长距的公路运输成本较高,将之作为一个翻坝运输项目组成内容的合理性差,应在天峨附近有条件的地方选择合理港址作为翻坝下游码头,以便充分利用红水河航道优势降低运输成本。
三是重载货车穿城而过对城市环境影响大。翻坝工程设计运输能力180万吨/年,其中有100多万吨要通过载重货车沿S317公路穿过天峨县城运往下游,这些以煤炭为主货物通过城内仅有的一条主路,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卫生、噪音、空气等污染。
【主持人】 2014-09-02 09:22
针对这些问题,你们有什么建议呢?
【李万松】 2014-09-02 09:22
我们调研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是将下游麻村和都安红渡作业区取消,整合重新选择到天峨下游八打、丘英、白石岩一带。其中八打位于天峨县城5公里下游右岸,载重车无需过桥,该点受龙滩下泄不稳定流影响小,龙滩二期建成调流后可常年处于岩滩水库回水范围内,河面宽阔利于建港作业和行船。
二是翻坝公路局部改线绕过天峨县城段,采取隧洞方式减少对天峨县城干扰和环境影响,提高翻坝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为今后更大红水河水运量提供支撑。在上游S317公路距城头2公里地方入洞,到下游新桥头附近出洞接现有公路,全长3.8公里,可完全避开县城,且通过拆弯取直缩短公路里程1公里。
通过上述调整后,可减少麻村和都安作业区建设投资3.35亿元,增加隧道工程建设投资1.8亿元(按5000万/公里),增加八打作业区建设投资1.5亿元,项目总投资仍可控制在批准范围内,而整个翻坝系统得到优化,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安全保障提高,对环境影响减小。
虽然翻坝运输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毕竟再一次启动了,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头就是成功的开始。我们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让翻坝运输早日成熟,常规运行,实现红水河的复航。
【主持人】 2014-09-02 09:26
是的!红水河翻坝运输又迎来了一个春天。那目前您最大的期盼是什么?
【李万松】 2014-09-02 09:26
最大的愿望,还是要及早建成龙滩枢纽通航设施,让红水河真正的畅通起来。
这个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按照龙滩水电站立项时的批复,一期375米正常蓄水位建设250吨级通航设施,二期400正常蓄水位建设500吨级通航设施。现时间已过15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红水河水运提出了更高要求,原设计的500吨级标准和460万吨/年的通过能力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若仍按原设计建设必将遭到沿江地方政府、人民群众和运输企业反对,造成投资损失和浪费。
根据有关部门编制的红水河航运规划和开展的专题研究报告,龙滩水电站通航设施须按1000吨级船舶标准、1000万吨/年以上通过能力进行设计建设,方能适应水运发展形势。
目前,贵州和广西两省区已达成一致,共同向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报告,要求按千吨级船舶设计建设通航设施。目前,中南院已开展了方案比选,千吨级升船机建设投资仅比500吨级多4亿元,也就是说多投入1/5,可将500吨级升船机提升为1000吨级,通过能力也翻番,双向800万吨/年左右。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让龙滩枢纽通航设施早日批复,早日上马!
【主持人】 2014-09-02 09:30
好的!我们也祝愿红水河早日复航,让上游的百姓早日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
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