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运输部印发《珠江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珠江航运“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首次纳入交通运输部规划体系,是指导“十四五”时期珠江航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加快推进珠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明确到2025年,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珠江航运体系,航道功能、装备水平、服务品质、保障能力、管理效能显著提升,总体服务能力满足交通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力争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800公里,实现南宁以下3000吨级船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
《规划》共提出包括提高航道发展质量、推动港口转型升级、提升航运服务水平、强化安全应急保障、促进航运绿色发展、加快智能航运建设、提升行业管理效能等七个方面27项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
二、珠江水系港航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显著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推行出岛全面预约,优化货车通行计费方式并启用 ‘一站式支付’功能,便捷性和舒适性大大提升”、“珠江上游龙滩1000吨级通航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打通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惠及流域内1500多万沿江群众”、“西江航运干线88个桥区水域航道完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水运通道畅通奠定坚实基础”、“珠江水系内河货船恢复航行珠海高栏港,大大缓解了企业江海联运运力‘焦虑’”……2021年,珠江水系和琼州海峡两岸各级港航单位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把学史力行作为明理、增信、崇德的落脚点,自觉传承珠江红色基因,凝聚“一条江、一家人、一面旗、一条心”的强大合力,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将一批民生实事办到了百姓心坎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开路先锋”的历史使命。
三、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开工建设
2021年6月23日,地处西江上游右江的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西南水运出海南线通道的关键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断航近20年的碍航闸坝将实现通航,云南经珠江走向大海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建设规模为通航2×500吨级船队兼顾1000吨级单船,采用“船闸+升船机”组合方案,线路全长4384米,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602万吨,概算总投资为50.17亿元,总工期76个月。
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取得实质进展
2021年6月,《琼州海峡客运滚装港口布局规划方案(2035年)》由交通运输部联合海南、广东、广西三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实现了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统一规划的目标。9月,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资源整合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航运资源整合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广州成功举行。12月,作为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标志性成果的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并于2022年1月正式运营。该公司由海南海峡轮渡运输有限公司与广东徐闻海峡航运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未来将主要负责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业务。
加快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建设方案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通过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能有效促进两岸港航资源整合,打造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有利于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建设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绿色的水上运输大通道;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突破1.52亿吨
2021年,在克服60年一遇大面积气象干旱、长洲枢纽坝下至梧州界首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新冠疫情零星散发等系列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下,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预计达1.52亿吨,同比增长0.8%,再创历史新高。
2021年是西江航运干线通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面对挑战,珠江航务管理局充分发挥西江航运干线通航保畅工作机制作用,积极会同水利、电力以及两省(自治区)交通、港航、海事和船闸管理单位,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协调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保障航运用水需求,为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再创新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我国首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在广州正式列编
2021年10月23日,我国首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海巡09”轮在广州南沙正式列编,加入中国海事执法序列,这标志着我国目前吨位最大、装备先进、综合能力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公务执法船正式投入使用。
“海巡09”轮总长165米,型宽20.6米,型深9.5米,满载排水量1.3万吨,续航力不低于10000海里/16节。该轮的投入使用将强化我国海上交通动态管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对于有效保障战略物资运输通畅和重要航运通道安全、实现海运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和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七、珠江水系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8.79亿吨
2021年,珠江水系克服疫情常态化的不利因素影响,港口吞吐量各项主要指标都取得一定增长,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79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5.2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843万TEU,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3.3%、9.4%、4.7%;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年平均增长5.2%、6.4%、2.1%。其中,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66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822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358万TEU,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5.0%、4.6%、-2.5%。港口货物吞吐量三项主要指标实现了总体平稳恢复,有力保障了水路重点物资运输和沿江人民生产生活,为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夯实了基础。
八、珠江水系掀起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建造热潮
随着珠江水运行业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建造改造补贴和优先过闸等系列组合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水系内掀起了LNG动力船舶和纯电动船舶的建造热潮。
3月11日,中国海油、中国船舶、广东省航运集团在广州组织“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设计建造及供气签约仪式”,并计划于2022年3月底前完成交付,后续第二期、第三期将陆续开工建设,未来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规模将达到400艘。3月30日,广东蓝海豚旅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粤港澳大湾区首艘纯电动游船顺利首航。截止2021年12月,珠江水系已建、在建、改建和待建清洁能源动力船舶规模超过200艘。其中,LNG动力船已建成35艘、在建或改建54艘、图纸设计和送审阶段船舶148艘,纯电动客船已建成4艘、在建2艘,纯电动货船已建成1艘。随着清洁能源船舶建造、基础设施保障、能源保供、相关产业链布局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珠江水系绿色水运体系正加快形成,珠江水运绿色发展欣欣向荣,将为我国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行业贡献。
九、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和《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2021年,项目在前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平陆运河的建成,将直接沟通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海港群,为广西、云南、贵州及广袤的西南、中南、西北地区新开辟一条便捷经济的出海通道,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全方位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
十、都柳江洋溪、梅林枢纽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通航设施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2021年,洋溪水利枢纽通航设施提升了通航标准,完成了由四级航道兼顾1000吨级船舶标准调整为三级航道标准的工可及航评报告编制;梅林航电枢纽工程也同步按三级航道标准修改工可及航评报告,其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于11月11日通过专家评审。
洋溪水利枢纽和梅林航电枢纽工程是横跨在珠江上游北线通道都柳江上的两个关键性闸口,提高其通航设施标准将有利于建成畅通、高效的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对于沿江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促进黔桂两省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