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珠江水系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经济运行呈较快增长态势,生产总值增长10.6%--14.4%:其中广东省GDP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为近几年最好;广西区GDP同比增长12.8%、增幅为1995年以来同期最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珠江航运生产保持较好发展势头,珠江水系内河共完成货运量9627万吨、同比增长16.9%,货物周转量199.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8%;完成客运量872.7万人、同比增长8.6%,旅客周转量2.4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6.4%。
珠江航运经济运行特点
上半年,交通港口航务部门克服天气恶劣、油价高等不利因素影响,集中运力保证煤炭、石油和外贸等重点物资的运输,珠江航运取得了可喜的发展。西江干线和珠江三角洲航运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航运经济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主要港口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广东外贸总值达23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28.0%;广西外贸总值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外贸进出口拉动外贸货运和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使内河主要港口吞吐量仍然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珠江水系内河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39万吨、同比增长14.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89万吨,同比增长19.2%,集装箱吞吐量100.04万TEU,同比增长22.6%。
广东航区新塘、五和、容奇、西南、南海三山、新市、三埠、公益、麻涌、沙田、肇庆以及惠州(内河部分)等主要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157万吨、同比增长8.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7.26万TEU、同比增长38.9%:其中西江肇庆港集装箱吞吐量近8万TEU、同比增长了55%。
广西航区贵港、梧州、南宁、柳州、平南等内河主要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182万吨、同比增长25.3%:其中贵港港完成739.91万吨,同比增长26.7%。
二是跨省运输增长强劲、能源等大宗运输稳定增长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和产业转移,跨省运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货物流向流量出现良性互动。上半年西江航运干线广西南宁、贵港、梧州等主要城市货运量共完成2113万吨,其中跨省运量1500万吨,增长25.3%。贵港华润等地大型外资水泥厂的建成投产,重化工等企业需要的原材料(如煤灰)、燃料(越南、澳大利亚煤)有相当部分是从珠三角下游逆运而上。上半年仅运往贵港的货运量达190万吨,其中煤炭约80万吨,西江干线上下游运输呈现良性互动。
能源等大宗运输稳定增长。5月份以后随着运输高峰的来临,航运公司运力将全力投入到电煤、成品油供应运输中,能源运输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上半年珠江水系共完成煤炭吞吐量1200多万吨、增长14.5%;石油及制品800万吨、增长5%:其中广州港的内河煤炭疏运量936万吨、同比增长28.5%,石油及制品疏运量达629万吨、同比增长6.0%,集装箱集疏运量分别为62万TEU、同比增长43%。珠江干线主要跨省运输企业完成散装化学品(硫酸、盐酸和液碱)45万吨、增长8.1%。
三是内河货运优势明显
随着大吨位船舶的不断增加,西江干线和珠江三角洲货运大运量、低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今年新进入跨省运输的船舶平均载重吨达到750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贵港市和南宁市800吨以上大吨位船舶分别占全市总运力的41%和30%,成为西江干线运输的主力。上半年广西贵港至珠江三角洲水泥、煤炭吨公里运价为0.05~0.06元。南宁至广州白糖吨公里运价为0.065元。集装箱运价为0.08~0.10元。成品油吨公里运价为0.20~0.25元。散装化学品吨公里平均运价为0.275元。由于成品油持续供应紧张、油价上升,航运成本加大,成品油和化工产品运价季末小幅上升。
四是旅客运输增幅明显
上半年珠江休闲旅游运输稳步增长,旅客运输量呈较大增幅。广西桂林漓江、河池刘三姐下枧河景区、崇左明江花山古壁画景区、广州珠江夜游、珠江三角洲港澳航线等热点旅游景区短途休闲旅游客运保持稳定。春节、“五一”两个黄金周,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广西桂林、南宁、梧州等市旅客运输量均保持近年来较好增速。今年春运广西旅游客运量完成6.2万人(不包括客圩渡运输)、同比增长5.3 %;广东内河完成客运量90万人、同比分别增长6%,其中中山市旅客吞吐量28.9万人次,同比增长7%。“五一”黄金周珠江水系完成水路客运量78.2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1%:其中广东省水路发送旅客58万人次,增长4.1%;广西桂林市游客运输量8.7万人次,增长8.1%;贵州省发送旅客10.35万人次,增长4%。
五是上游云贵航区客货运输发展加快
二季度珠江水系上游进入丰水期,运输生产快速增长。上半年贵州省珠江水系完成货运量132万吨、同比增长10.7%,货物周转量319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7.0%;完成客运量135万人次、同比增长6.9%,旅客周转量358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9.1%。云南航区重点发展澜沧江国际航运和长江水系上游航运。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制约,贵州省际煤炭水上运输尚未形成规模市场,煤炭出省资源费提高以后,增加了煤炭销售成本,加上红水河电站尚未通航,影响了两广用煤客户的进货。
航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船用油价格居高不下、运输成本加大——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据广州海关公布数据分析,上半年进口成品油均价为368.3美元/吨、同比上升50%。今年3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连续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燃油价格持续上涨,水运企业运输成本加大,增产增量不增收,压缩了航运企业利润空间。
船闸及航道因素碍航——一季度郁江、柳江、红水河部分船闸维修、航道沉船、枯水导致上游部分航道不畅。二季度末桂平货2348船发生意外被卡柳州红花电站泄洪闸,经海事等部门及时施救脱险。
西南煤贵港出港量下跌——自年初累计,贵港全市煤炭吞吐量完成246万吨,同比下降23%。主要原因:一是第二季度降雨量大,灾害天气影响货物装卸效率和煤炭质量;二是目前西南地区煤炭价格仍偏高,而广东口岸进口煤大幅增长,直接影响到该市煤炭出港量;三是随着对环保的要求提高,用煤企业逐步购买使用北煤或外国进口的低硫煤,如该市华润(平南)水泥公司通过这种运输方式运入贵港市的煤炭约28万吨。
恶劣天气影响——今年恶劣天气出现早、频繁,特别是上半年“珍珠”等特大台风和上游局部地区泥石流对港口作业及水上运输造成一定影响。
水运形势展望及建议
一、今年下半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与改善,特别是扩大内需和新农村建设措施的实施,珠江流域经济仍将保持稳步快速发展,对水上运输仍将保持较大需求。全球经济增长达到较高水平,国际贸易非常活跃,广东一大批集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水上集装箱运输有较大发展空间。航运企业应加紧运力结构调整。
二、珠三角和西江干线地区煤炭的需求稳定,广东的煤炭量需求预计1.05亿吨、增长14.1%,仍将保持北煤南运为主、西煤东运补充供给的格局,全年通过海运调入煤炭将占总调入量的77%。第三季度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夏季用电高峰来临,电煤运输是必须保证的重中之重。
同时大宗建材运输也将保持较旺需求。广东北江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一期工程6月20日竣工投产,待二期投产,仅该厂年产能就达1300万吨。随着航道进一步开发、整治,水上运输前景可观。西江云浮石材产业发展如日中天,去年产值达27亿元。今年4月通过中国石材专家论证的《广东云浮石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无疑将使云浮石材产业发展步入转折,前景更加辉煌。其石材及产品的水上运输发展也当倍受业界关注。
三、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互动下,广西近年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均呈两位数增长,航运形势大好。但航运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应避免盲目追求上大吨位船舶,要考虑珠江干流枯水期船舶的实载率。800--1500吨级自航驳船运输市场空间较大。
中上游地区一些水利、航运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仍在进行中,航运企业应及时关注航线上的工程动态,加强运输船舶调度。
四、第三季度仍是台风等灾害多发期,港航单位要特别注意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免强台风、雷雨大风天气对航运造成损失。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提升船闸维护和通航管理,减少船闸因素对航运发展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