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9月份,珠江水运在延续去年较快发展良好势头的同时,在港口现代物流和资源整合,建设江海直达、干支相通航道网,航道升级,船舶大型化,以及建立广州港与珠江内河更紧密合作发展关系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高位快速增长,旅游客运稳步回升。
一、珠江航运基本情况
1~9月份,预计珠江水系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171.9万人、32051万人公里、15445万吨、3232267万吨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7%、5.5%、9%、18%;内河主要港口完成吞吐量532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5%;外贸货物吞吐量163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2%。集装箱吞吐量179.3万TEU,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长洲水利枢纽,是国家“西电东送”、广西“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地处珠江流域西江干流浔江下游河段。这一河段历来航运发达,水运繁忙,素有“广西水上门户”和“西江黄金水道”之称。自2号1000吨级船闸和1号2000吨级船闸分别于今年3月和5月建成通航以来,过闸的船舶数和货物通过量逐月上升,累计通过船舶3.3万多艘次和850万吨。
二、珠江航运经济运行特点
1~9月以来,珠江航运克服高油价等不利因素,仍取得了可喜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初步形成江海直达、干支相通、港口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局面;西江干线航道升级建设有序推进,航运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南盘江四航航道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建成后将结束贵州没有四级航道的历史。航运经济呈现如下特点:
(一)货运量保持较快增长
虽然跨进了10月,但由于长洲枢纽建成,往年枯水季节西江广西段航道水深不足的问题今年将成为了历史。航道条件的改善,促进了西江航运的发展。预计珠江水系前三季度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5445万吨、3232267万吨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18%;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和西江航运干线对促进珠江水系航运发展和流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位增长
今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4100亿美元大关,继续发挥外贸“排头兵”的作用,广西外贸也快速发展,继续保持与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预计全年双边贸易总值19.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2%。预计1~9月,珠江水系主要内河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63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2%;集装箱吞吐量179.3万TEU,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广西区的港口,其前三季度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2215TEU,同比增84.62%,增幅强劲,特别是梧州港,完成吞吐量71209TEU,同比增长106.52%;贵港港10611TEU,同比增长16.63%。梧州港、贵港港作为珠三角大港口喂给港的作用日益突出。增长幅度激增的主要原因是贵港年初以来先后开通了贵港至香港、深圳和贵港、梧州至广州集装箱定期班轮,结束了贵港港和梧州港没有定期集装箱班轮的历史,为企业提供安全、快捷、价廉、优质的集装箱物流服务。
(三)大宗货物及危险品运输有增有减
长期以来,煤炭、水泥、矿建材料等一直是航运的大宗货种,约占总运量的65%。
1.西江水泥运量继续快速增长
中国三大水泥巨头纷纷在广西西江沿岸建设大型先进的水泥生产企业,目前水泥年产量已达2050万吨,预计1~9月完成水泥运输量1056万吨,与去年同比增长52%。
2.珠江水系煤炭运量增长,但西江干线运量下降
珠江三角洲及西江干线煤炭运输量2000万吨、同比增长20%,但西江干线运量下降。由于贵州整顿关停小煤窑,导致量少价高,与北煤和进口煤竞争广东市场的能力降低,通过贵港运往广东等地的煤炭量受到较大影响,1~9月贵州煤炭通过贵港的水运量约350万吨,比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5%。
3.珠江省际液货危险品运输总体稳定:油品运输由于油运管道的逐步建设,水运的运量逐步减少,同比减少约18%,而化学品运量有一定的增长,前三季度完成运量105万吨,同比增长8%。
(四)航道的高等级化加快了港口物流现代化步伐
西江是国家航道总体规划布局的“一纵两横两网十八线”中的“一横”,是珠三角和沿海地区连接西南各省(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大西南重要出海通道之一。目前,西江航道整治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西江下游肇庆至虎跳门168公里航道整治工程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3000吨级海轮可直达肇庆。肇庆至界首171公里航道建设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工程完工之后2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贵港直达珠江三角洲。不仅使西江航运干线航道运输能力提高到相当于南昆(南宁-昆明)和黔桂(贵阳-桂林)两条铁路的运力之和,而且能实现西江肇庆以下3000吨级海轮航道与南海对接,肇庆以下船舶能够直接通往沿海和近洋。
(五)西江航运干线临港工业快速发展
随着西江航道的升级,西江干线沿线地方政府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构建沿江经济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大力引入外来资金建设工业,特别是发展对运输量大的水泥、钢铁、造纸、蔗糖等厂矿企业,并形成建材、钢铁、电力、制糖、造纸、加工制造等一定规模的临港工业基地,形成临港工业和资源型加工业两大产业集群,构建沿江产业经济带,实现港口与临港工业良性互动发展。目前,贵港市水泥年产量已达2050万吨,预计2010年和2015年水泥总产量将达3800万吨和4700万吨,为水运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六)珠三角煤炭需求旺盛,发达的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作为煤炭集疏运通道的作用日益重要
广东是煤炭消耗大省,预计2007年广东全省消耗煤炭约1.25亿吨。特别是6至9月份,电煤需求量增,各部门都为电煤运输开辟绿色通道,以缓解用煤紧急局面。随着三角洲航道网的高等级化,通过内河水运的煤炭日益增多, 1~9月,估计有1200万吨左右的煤炭从广州港由内河船舶中转到珠江三角洲,对三角洲日益紧张的陆路交通,起到有效地分流和解压的作用。
三、近期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航运市场引导、调控,避免运力严重过剩
据初步了解,珠江的普通货物运输船舶运力增长过快,运力增长超过市场需求,船舶营运率低,普遍在45~70%,企业间存在压价竞争现象,运力调控压力大。应在普通货物运输市场的运力投放方面,加强引导力度。化学品运输虽然目前发展情况总体上良好,但存在运力盲目增长的势头。应按照交通部《关于做好长江珠江水系跨省运输液货危险品船运力调控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提出切合珠江水系航运实际的运力调控意见,防止企业盲目新增运力,造成运力过剩,出现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埋下安全隐患。
(二)注重安全与建立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
深入落实专项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安全监管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指示精神,根据交通部关于加强企业市场准入管理的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加强个体船舶委托经营的管理,促进航运市场健康发展。
(三)做好水利枢纽过船设施的协调工作
柳州红花枢纽船闸运行不正常,影响船舶红花船闸运行就出现不正常情况,没能保证足够的开闸次数,船舶待闸时间过长,航运公司和船主反映十分强烈,要求船闸能增加开闸次数,减少船舶待航时间。对此,应高度重视相关船闸运行存在问题,认真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妥善解决问题。
(四)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航运节能降耗压力大。同时油价节节攀升,8月份后柴油市场价格一路走高,从每吨5300多元涨到5800多元,挤压了运输利润,小吨位船舶生存压力增大,普遍出现亏损。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家的政策和要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相关机构,积极引导企业和船舶采用新技术,运行经济航速,逐渐降低燃油消耗,优化船型,实现节能降耗,提高航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