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9月,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等负面因素的冲击下放缓,国际贸易出现萎缩,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为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国家不断推出新的宏观调控等措施,给珠江航运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和冲击,珠江航运面临压力。在困难面前,珠江航运挖掘潜力,积极发挥在煤炭、水泥、矿建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的优势,取得较好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抗灾救灾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交通运输保障。
一、珠江航运经济运行状况
(一)货运量保持较快增长
近年来珠江水系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带动了西江沿线大型厂矿、港口物流园区迅速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沿江水泥产业带更是蓬勃发展,与航运形成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水路货运量保持较快增长,1~9月,珠江水系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42亿吨、350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3.1%、3.5%。在珠江水系四省区中,广西区内河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最快,1~9月份,完成内河货运量0.45亿吨、货物周转量161.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了24%、27%。
(二)客运量下降,但“十一”黄金周客运量出现增长
1~9月,珠江水系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648万人、7.35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减少了3.5%、4.5%。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春节期间,往年是水上观光旅游和港澳线客运的旺季,但受低温冰冻雨雪恶劣天气影响,客运量减少。例如:广东省春运期间水路客运量为187.4万人,比去年同期的209.3万人减少10%,其中以珠江夜游下降幅度最大,减少42%;广西区春节“黄金周”完成水路客运量2.38万人,只是去年同期的40.86%。二是受经济增速放缓和签证从紧等影响,港澳游和通过香港中转旅客减少。
2008年“十一”黄金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水路客流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别为57.9万人次、9.4万人次、60.2万人次和32.5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2.1%、 1.9%、15.2%和7.9%。
(三)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高位增长,但外贸吞吐量增幅明显下降
1~9月,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5亿吨,同比增长13.9%,保持高位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幅上涨2.1个百分点,其中:货物吞吐量1~5月同比均以2位数增长,6~9月均回落至以个位数增长,增长后劲减弱趋势明显。
1~9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部分增幅明显下降。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816万吨,同比增长7.8%,增幅回落4.7个百分点,降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珠江水系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与广东省高度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息息相关,受外围经济影响的敏感度强。9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657.8亿元,同比增长12.2%,远低于全国21.4%的增长幅度。
珠江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45.7万TEU,同比增长5%,增幅回落10.5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4.9%的水平。
(四)珠江水上集装箱“驳船巴士”成为航运新亮点,效益显著
广州港与珠江三角洲、西江航运干线上的集装箱“驳船巴士”成为航运新亮点。前3季度,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0%以上,单日吞吐量最高超过2000TEU,再次创造出一个“广州南沙港速度”。广西贵港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09%。
在高油价背景下,“驳船巴士”运输企业和港口都受惠。如从肇庆运一个标准箱到南沙港,集中用驳船运输比走陆路节省了近80美元,经济效益显著,越来越多的珠三角企业青睐用“驳船巴士”运输货物到南沙港,“驳船巴士”的运量呈现倍数级增长。
(五)港口物流业取得新成绩
珠江内河的两个主要港口贵港港和肇庆港,港口物流业取得新成绩。贵港市加强招商引资,不断完善贵港港物流设施,全力打造对接珠三角、连通大西南、融入北部湾的区域性物流基地。目前,贵港港已建立各类专业市场,水泥、煤炭、矿石、钢铁等货种运输配送量较大,物流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1~9月,贵港港煤炭、水泥和矿建材料的吞吐量分别为452万吨、797万吨和68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9%、50%和28%;集装箱吞吐量3.28万TEU,同比增长209%。肇庆市积极扶植港口物流经济发展,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加快重大项目和港口物流企业建设。
(六)西江航运干线建设加快,江海直达运输取得新发展
西江航运干线,作为连接广西区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的煤炭、水泥和矿建材料的运输大通道的功能日益强化。目前,进出广西区50%以上的煤炭,80%以上的水泥通过西江航运干线完成。江海直达运输取得新发展。今年4月6日,满载4700吨煤炭的“新晨耀”轮安全平稳地靠上了马房港区四会市港务有限公司所属的南江码头,再一次刷新了到达肇庆的海轮单船载重记录。
(七)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取得佳绩,省际运输船舶大型化步伐加快
1~9月,通过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船舶81133艘,货运量2698万吨,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42%和197%,货运量的增长幅度远高于船舶通过量的增长幅度,说明船舶大型化明显加快,珠江干线省际运输企业船舶平均载重吨由2006年的400吨增加到目前的550吨。
(八)在抗击低温雨雪灾害中,珠江水路运输有力地支持了电煤等重点物资的运输
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珠江三角洲航道和西江航运干线较好地发挥煤炭、石油及制品、粮食等大宗物资运输的作用,在冰雪灾害最严重的2月,珠江完成了广州港的煤炭、石油及制品、粮食等重点物资疏港物资约1160万吨,同比增长11%。
二、水运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珠江内河航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航运结构不合理,首先是企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散、弱、小的问题依旧突出,抗风险能力差;其次是运营组织不够合理,船舶的实载率依然偏低,通过长洲船闸的船舶实载率只有51%左右,上下航行货物运输需求很不平衡,回程货仍然较少,能源利用率低,影响企业的效益;二是一些航运企业对市场发展形势判断失误,个别企业运力增长过快,导致运输市场运力过剩,船舶营运率下降,压价等恶性竞争情况时有发生。
三、第四季度水路运输发展形势初步分析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冰雪冻雨和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袭击,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缓。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为4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9%。至此,GDP增长速度连续5个季度下降。
展望第四季度,金融危机影响会继续蔓延,世界经济发展将面对“滞”与“涨”同时加剧的严峻形势,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围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将采取进一步实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限制有可能逐步放松,为珠江航运的发展提供机遇,预计适合珠江水运的煤炭、水泥和矿建材料三大货物的社会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集装箱运输社会需求仍存在一定的空间,珠江水路运输的货源相对充足,珠江航运将能够保持平稳增长。
与此同时,要重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事实,运输企业要注意适度控制运力投放规模,特别是液货危险品运输船舶进入市场的规模。加快企业及运输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运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