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肇庆封开伊始的西江广东段,到韶关漫漫北江,从万绿水源的清风东江,到岭南水乡的珠江三角洲。在这片与江河息息相关的热土上,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水城同乐的大戏。
先秦虽为蛮荒地
千年荏苒已荣华
“广东”一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
万绿湖
自秦汉以来,随着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以及中原移民在自发和非自发的迁徙进驻广东,再加上广东地区天然的港湾航运条件,这片被称为“烟瘴之地”的岭南热土,逐渐发展起自己的生产力水平。
唐朝时期,来自韶关曲江的宰相张九龄在朝廷的支持下,带领当地百姓修建了沿用后世的大庾岭古道,即如今的梅关古道,这条沟通了赣粤的古驿道与北江一起,见证了北方移民南下广东的千年历史。盛开在古道两岸的梅花,也点缀着这一副南来北往的史诗画卷。
梅关古道
大量移民的进入,增加了广东地区的劳动力;而航运交通的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人口红利。
珠玑巷,国家4A景区,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镇,是梅关古道的必经之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商业重镇,广东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美誉。景区内有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物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珠玑巷
唐宋统治者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更令广东的航运得到规范化管理。
明清时期,广州已然成为彼时的中国第一港,而广东的珠江流域地区也有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其中佛山依靠手工业成为了当时的天下“四大名镇”之一。
佛山顺德水道
在岭南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熏陶中,广东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质,使得这片大地每每在风云际会之时都能起到冲锋一线的排头兵作用。无论是清末的革命大潮,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敢为人先的种种成就。广东地区乃至广东人都能在其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辉。
粤地古以航运畅
而今大湾再华章
正如前文所述,广东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广东水资源相当丰富,境内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水系,其次为粤东的榕江、练江、螺河和黄岗河以及粤西的漠阳江、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等独流入海河流。
潮州湘子桥
珠江通航能力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的第二位,居中国江河水系的第二位,长度及流域面积均居中国第四位。借助着天然港湾的地理条件,此外,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等都是广东的国际性大港,无论是吞吐量还是集装箱量都占据着极高的比重。
由于内河航运的发达,大型船舶可直接从珠江口进入肇庆沿线,使得广东的经济腹地得以高效运转。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颁布,一幅宏伟的规划蓝图已然展现在广东面前。
随着珠江广东段的航道整治及扩能升级等工程的陆续开展,广东正在逐步搭建适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航运基础,为实现广东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云贵的高原而来,辗转在桂地的山水之间,最后在南粤沃土,与无垠大海交相辉映。这一曲澎湃汹涌,这一路婉转涤荡。四地风情,四种风采。豪情激烈,是珠江。曲水流觞,也是珠江。
进入新时代,珠江被赋予了多重的重要使命,这条绵延千里的江河,既需要为粤港澳大湾区搭建航运的基础平台,又需要发挥中上游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作用,尤其是龙滩、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的建设,更是珠江中上游乃至整一个珠江水系的水运潜力能否被充分激发的关键。
晨曦下的港珠澳大桥
辉煌过往与无奈现实同在,大湾区的光芒与通江达海的挑战并存。新时代下的珠江,前路荆棘,唯以破釜沉舟得以焕新天地。